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  >  本地经验

村级“两委”班子成员信访举报增多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来源:长春市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7-04-24

  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廉政建设情况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处理好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信访举报问题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信访室对近三年来反映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信访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据此对基本现状和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浅析探讨。

  一、基本现状

  (一)从信访总量看,反映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信访件数呈逐年增多趋势。

  从近三年委局信访室受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信访举报的基本情况看,2013年反映村“两委”班子成员信访件为120件,2014年为175件,同比增长46%,各占当年信访总量的51.7%和67.8%;截止到2015年8月30日为185件,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70.8%,占今年半年信访量的62.8%。总量上看,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信访举报是越来越多,呈明显增多趋势,对农村村级管理来说,不夸张地说,一段时间以来感到有点失控状态,形势比较严峻。

  (二)从反映问题性质看,主要集中五个方面。

  1.反映村干部经济问题。村级财务的管理是村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其核心是理财是否真正透明,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从近几年来的群众举报情况看,反映村级“两委”班子成员信访件中80%以上的都涉及村级财务问题。一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职责不清,村干部直接经管财务收支;村集体资金坐收坐支,管理混乱。二是侵占集体资产。主要表现在通过违规发包,暗箱操作等手段,侵占村集体机动地、草甸、荒地,林木等村集体资产。三是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国家的低保、扶贫、泥草房改造、危房改造、粮食直补款等惠民资金落实不到位,甚至个别村干部通过违法手段占为己有等。四是铺张浪费,挥霍公款。个别村干部公款吃喝消费的问题还存在,有的是变相报销入账。如2012年查处的伏龙泉镇兴隆村支书李德顺吃喝车费就达到3万多元。

  2.反映村干部处事不公问题。村里主要干部在处事过程中,往往不能公正客观的评判问题,在主观上有自身素质问题,客观上既有亲朋好友的问题,也有宗族、家族问题,容易卷入亲疏有别的漩涡之中。有的为了争利益,保位子,以个人恩怨、亲疏好恶作为办事的标准;有的从小团体出发,围绕团体利益处事;有的利用小团体势力来影响或控制村级事务。如宅基地的审批、扶贫办低保对象的安排、民间纠纷的调处等工作中处理不公正偏亲向友;在处置集体资产过程中,办事程序不合法,透明度不高,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等等。

  3.反映村干部违反社会管理秩序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村干部超生、赌博、嫖娼、吸毒等问题。近几年来,每年反映上诉问题的信访件在20件以上。

  4.反映“两委”班子换届方面问题。一是吃请拉选票、贿选问题;二是在选举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三是反映原“两委”班子成员经济问题及不称职等问题。

  5.反映征地、占地补偿不到位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大增,征地、占地补偿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部分村民认为征地、占地补偿标准低,村干部涉嫌侵占补偿金等问题。反映这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开发区的乡镇和涉及到石油物探的乡镇。

  (三)从反映人的主体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人群。

  一是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普通群众。二是有亲属、朋友在背后支招,由个别村民代表出面信访的。三是权力之争,借信访举报打压对手的。四是利用信访实现个人目某种利益的。

  二、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尽管我县针对农村管理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但是监督、落实不到位,是导致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和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村级财务、土地林木承发包、重大事项决策、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问题,不按管理制度来规范,办事不公开、不透明,势必会给村干部留下以权谋私的空间,给群众造成众多的疑问,一有不和谐因素出现,信访就开始。就村级事务而言,一是村账乡管没真正管到位,乡镇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对村财务收支给予监督管理,但真实性很难把关,对非生产性开支很难控制;二是村级财务监督小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督流于形式;三是财务公开透明度不高,村务公开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按规定公开,有的村摆花架子,公开内容不祥细,走形式,搞假公开或半公开,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群众看不懂。四是村级民主理财民主决策制度没有落实,有的村书记个人一手操作,既不召开党员大会,也不开村民代表大会,剥夺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遇事一人说了算。

  (二)从处理信访举报工作情况看,乡镇还存在处理信访不力的问题。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有些乡镇的党政领导片面强调中心工作,追求经济指标和发展速度,忽略信访影响稳定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担心对村主要干部调查处理会影响整体布局、打破平衡,不利工作开展,甚至对能力比较强的村干部,尤其是对大村的村干部有迁就倾向,能“抹平”尽量“抺平”。二是初信初访的处理解决不够。有重访轻信现象,导致由信转访;有应付现象,对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能应付尽量应付了事;有处理不及时现象,能拖则拖,信访人对其失去信任。三是信访处理能力不够。接访干部对政策法规、党纪条规的学习不够、理解不透,掌握政策有偏差,不能对群众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对群众答复的处理意见,执行不到位,承诺不兑现。四是基层纪检力量相对薄弱。乡镇纪委工作力量和工作条件有限,乡镇纪委懂查案的人员不多,办案经费和车辆也难以保障,特别是几个大的乡镇比如农安镇、哈拉海镇等几个乡镇,纪委的配置和其他小乡镇都是一样的,但大乡镇的访量相对小乡镇要明显多,所以有时候处理不过来。

  (三)从被反映人的角度看,村干部还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等问题。

  村干部文化素质总体较低。初中、小学文化程度村干部人数占一定比例,总体学历不高,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观念上保守、工作上盲目、创新上不够,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慢。有些村干部很少有读书、看报、学文件的习惯,导致政策法制知识缺乏,业务知识掌握不全,执行落实上级精神有偏差,甚至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情。政治素质不高,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缺乏,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从而使村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丧失。

  (四)从反映人的角度看,监督意识的增强和个人的利益取向也是信访增多的一个原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监督意识的增强,也是信访量增多的一个原因。一是确实群众利益收到损害。村级干部的乱作为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群众利益受损,村干部处事不公,偏亲向友,导致群众自身利益受损。村干部违法乱纪,侵占贪占资产,群众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会走信访维权之路。二是个别信访群众认识存在误区或为追求一己私利。在信访过程中,有的群众动辄组织群众群体上访或联名信访、越级信访、找主要领导信访。盲目追求唯上唯大,偏执于访级越高,解决问题越容易、越彻底的片面认识;上级机关不论信访事由,以越级访件数对基层实行量化管理,致使基层对信访人采取了 “妥协”的处理方式,使信访人尝到了“下级怕上级”好处,达到解决自身利益的目的。个别信访人不懂法律政策,提出过高要求,屡次上访来达到目的。有的明知法律能解决或司法判决对其不利,想通过上访来达到目的。有的看到乡镇干部与村干部工作联系较多,反映的问题一旦没解决就认为“官官相护”、包庇村干部,甚至说参与其中,于是纷纷向上级信访举报等等。

  三、对策建议

  针对村级“两委”班子成员信访量增多问题,要针对问题坚持“抓标治本”,注重源头治理,以此达到惩防并举的效果,从根本上遏制村级干部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抓标”,严厉打击村干部腐败

  1.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一是丰富举报平台,充分利用网站、电视、报刊、手机、电话等媒体平台,受理群众举报,让群众有地方发表诉求。二是坚持重心下移,下到基层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面对面地听民声、察民情、帮民困、解民忧,通过约访、专访和回访等形式,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帮助群众解决诉求。三是开展专项举报活动。针对一个阶段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信访问题,以及每季度综合分析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举报活动,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专项受理群众信访举报。同时,积极合理解决群众信访诉求,做到有诉必答、有答必果,从而有效减少群众上访量,避免群众集体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确保农村信访稳定。

  2.发挥乡镇纪委的职能作用。乡镇纪委在处理村级信访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处理村级信访问题要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主体作用和乡镇纪委的监督作用。一是科学配置基层纪检力量,强化纪检队伍建设。要把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乡镇纪委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建立乡镇纪委干部上岗轮训制度,积极组织乡镇纪委干部进行观摩学习和考察活动,每年定期组织乡镇纪检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纪检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推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乡镇纪委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奖惩措施,乡镇纪委工作尤其是查办案件工作成绩突出的,对乡镇纪委干部给予表彰奖励。

  3.严查村干部违纪违法。村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其违纪违法行为,直接影响党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对违纪违法行为如果查处不及时,处理不到位,不仅使违法违纪分子逍遥法外,还会引发群众的不满,使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越级访、集体访的发生,同时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反之,则能严肃党纪,维护农村稳定,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目的。对村干部违纪违法,绝不能姑息迁就,要整合县乡村三级工作力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严打高压合理查处违纪违法的村干部,来教育震慑村干部违纪者。

  (二)“治本”,严防村干部腐败。

  1.抓教育。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解决村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不敢干、责任意识不强不想干、缺乏科学知识不会干的问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工作干劲,提高工作积极性,切实提升村干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能力。强化对村干部的廉政教育。通过开展廉政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文化进农村等活动,大力营造廉政宣传氛围,把廉政宣传的触角伸向每个村,提高村干部廉洁为民意识,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形成对村级干部的教育制度化常态化。

  2.抓制度。强化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一是建立“双述双评”制度。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根据测评结果,由乡镇党委、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警告或其他组织处理措施。二是健全公开制度。突出群众最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实行公开,增强党务、村务、财务的透明度,保障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阳光操作、还政于民”,使村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纳入村民群众监督的网络之中。三是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并重,对村干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办理调任、晋升、转任、降职、免职的,一律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给村干部算清“廉洁账”。

  3.抓机制。一是健全关心关爱机制。对村干部要在政治上进行关心、在生活上进行关爱,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乐于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健全村级组织运转机制。不断健全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党总支、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四套机构,进一步明确各机构性质职能,认真理顺村“两委”关系,促进村级组织有效运转,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三是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加强对村干部的测评考核,通过对村干部进行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和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劣者下的紧迫意识。

  4.抓监督。充分发挥乡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评议的作用,乡镇要定期组织村召开村务监督成员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明确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通过他们的监督,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和对非生产性开支监督。发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作用,与村民理财结合起来,让群众参与到审计中来,从而增加审计的公开和透明度,并把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安县纪委监察局)

members365sport365  长春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吉ICP备14006482号